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扒一扒老席留学那些”猫腻”真实评价!谁说申请名校不能笑着上岸?

家人们!咱就是说,留学咨询这行水有多深,懂的都懂对吧?当初我抱着”再不上岸就凉了”的心态找老席时,我妈还警惕地提醒:”小心猫腻啊!”结果三年后的我坐在南洋理工图书馆码字,真想对着当年的自己喊一句:这波不亏!

扒一扒老席留学那些”猫腻”真实评价!谁说申请名校不能笑着上岸?插图

#1关于”猫腻”的第一个暴击:他们居然不画大饼!

记得第一次见面,我带着北大清华落榜生的悲壮履历,小心翼翼问:”老师您看我能申G5吗?”顾问小姐姐盯着我绩点3.2的成绩单沉吟半晌,突然蹦出:”同学,咱们先聊聊你怎么在小组作业里当冤种的故事?”

我当场瞳孔地震!说好的留学机构经典话术”背景不够文书来凑”呢?他们居然拿着放大镜翻我大二参加的商业模拟赛,把我当时被队友鸽到凌晨改PPT的悲催经历,包装成”在极端压力下展现领导力”(领导了个寂寞)。后来这篇文书被NTU教授点名表扬,说看到”真实到令人心疼的学术成长”。

#2选校策略堪比精准投喂

当时顾问拿着我的游戏段位说事:”你英雄池深度不够但操作骚啊!”转头就给我塞了五所新加坡学校的宝藏专业。家人们谁懂啊!其中某个专业课程设置简直为我量身定制——核心课讲元宇宙教育,选修课教用TikTok做知识传播,连教授都在Ins当教育类博主!这波属于DNA动了!

#3文书老师的”逼疯文学”

我的主文书改到第八稿时,文书老师凌晨两点发来60秒语音方阵,最后条带着哭腔:”宝贝咱们别写’通过这次经历我成长了’行不行?你上次说食堂阿姨多给你舀一勺肉都能写出十八种心理活动!”后来我悟了,老席的文书秘籍就是把你的糗事包装成闪光点——挂科重考是韧性,社团竞选失败是战略调整,就连追星打投都能写成数据分析能力…

#4签证环节的沉浸式剧本杀

准备面签时老师直接角色扮演签证官,从”为什么去新加坡”到”觉得海南鸡饭哪家强”全流程拷问。最绝的是有次突然即兴加戏:”现在我是怀疑你移民倾向的签证官,给你30秒用表情包说服我”。

#5后续服务属于”售后服务天花板”

落地后收到个神秘压缩包,解压后我直呼好家伙!从组屋租房避雷指南到NTU哪个卫生间信号最强,甚至还有《如何用Singlish在食阁成功加辣》情景对话。上周我因为选课系统崩溃在群里哀嚎,五分钟后就收到带着体温的选课攻略——居然有毕业十年的学长连夜翻出远古秘籍!

说点走心的

昨天看到有网友吐槽老席”猫腻”是总逼着学生掏心窝子写文书,我抱着奶茶笑出泪花。三年后站在新加坡的阳光下,终于明白那种”把你按在桌前挖出灵魂”的痛,好过收到模板文书时”仿佛谈了场塑料恋爱”的空虚。

所以要说老席最大”猫腻”?大概是让每个普通学生都相信:你那点看似普通的经历,拆开揉碎都是光。

现在偶尔看到学弟学妹们纠结选机构,总会想起当年顾问老师说的话:”我们不做留学流水线,只当你的留学翻译官——把稀松平常的日子翻译成星辰大海。”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